
買包裝食品的時候看看營養成分表,盡量避開高熱、高糖、高鈉的。除了營養成分表,配料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商家在食品添加劑方面有很多小心思,稍不注意就會踩坑。
添加劑有哪些?
防腐劑、抗氧化劑、發色劑、漂白劑、酸味劑、凝固劑……這些你經??吹降亩紝儆谔砑觿?。
一般來說,正規廠家出來的包裝食品,就算添加劑很多,只要符合標準,安全性都是有保證的,這點不用過多擔心。
但是,有特別容易看走眼的添加劑,需注意避開!
著色劑
使食品著色的物質,目前國內允許的化學合成色素有:莧菜紅、胭脂紅、赤蘚紅、新紅、檸檬黃、日落黃、靛藍、亮藍,以及為增強上述水溶性酸性色素在油脂中分散性的各種色素。天然色素有:甜菜紅、辣椒紅、紅米紅等45種。
飽腹感強、營養豐富的全麥面包很受歡迎,但真正的全麥不多,假全麥倒是不少。市面上有些假全麥面包,為了能夠讓面包看起來像是全麥的,會額外添加糖漿、焦糖色素,讓面包表現呈現淡褐色,誤導顧客相信這就是全麥的,結果吃進去很多糖,越吃越胖。
增稠劑
增稠劑品種很多,包括果膠、黃原膠、食用明膠等,符合標準是安全的。穩定食品物理性狀,使食品外觀潤滑細膩。
某些酸奶品牌因為口感醇厚,就宣傳自己是最醇的、最正宗的、最有營養的,其實只是放了增稠劑而已。買酸奶不是越醇厚越好,有沒有加糖更重要。
食用香料
各種口味巧克力,生產過程中廣泛使用各種香料,使其具有各種獨特的風味。常見應用在各種果味飲料牛奶,餅干、糖果中。
月餅看似餡料豐富,任君挑選,香芋月餅、哈密瓜月餅、草莓月餅……其實很多都是冬瓜餡 香料調出來的,糖也沒少放。
還有“假牛奶”,不需要生牛乳,添加劑就可以給你以假亂真的牛奶香味。
甜味劑
甜味劑的使用非常廣泛,常見的糖類有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、乳糖,每公克4大卡,這類俗稱糖,視為“食品”,不是添加劑,只有糖醇類&非營養性甜味劑作為食品添加劑管理。
在食品包裝上看到低聚果糖、低聚麥芽糖這類 ,雖然有個糖字,但并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甜甜的糖,不要嚇到扔掉。這是一種功能性的糖,他們本身有甜度之外,還有一定的生理活性,低熱量,難以被人體消化,食用后基本上不增加血糖和血脂,富含水溶性纖維,可以改善便秘及腸道功能。
山梨糖醇、甘露糖醇、麥芽糖醇、木糖醇等也有熱量,但是熱量很低,加上糖醇類和葡萄糖代謝過程不一樣,在腸道中不易被吸收,所以不會造成血糖升高,最常應用在糖尿病人身上。
和蔗糖相比,代糖的甜度常常是其數百倍以上,但熱量非常的低,用量很少,多不參與代謝過程。安全范圍內使用是完全可以的。然而,代糖熱量極低就容易養成使用習慣,因為甜味是能刺激食欲的,養成依賴只會越吃越多!
不管是出于健康還是減肥的目的,配料表越干凈越好。如果想吃甜食,就選擇使用代糖,比起白砂糖會更好。